以"文理分科"为话题的议论文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9 18:13:19
高中议论文800以上

近年来,全国各教育部门为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一事闹得沸沸扬扬。大家认为,文理不分科,必然会开拓学生的视野,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与个人发展,让一个人更有效地吸收当今的文化。从这个角度开来看,的确不失为一件有益的措施。然而在我看来,取消文理分科的实用性不大,反而会弄巧成拙,适得其反。
取消文理分科,其最普遍且深入人心的弊端则是增大学子的负担,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,视力下降,从而厌倦学习,不能深入地汲取到知识。我们天天呼吁着“减负,减负。”这样,就是所谓的减负吗?而更重的学习压力,只会扼杀学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试想,倘若一个民族失去了这些,那么,它的未来会是怎样呢?它会停滞不前,无法向更高的一层阶梯迈进。我们再来将目光放长远些,西方国家更提倡个性化教育,正是因为这样,才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,使西方出现了一大批获诺贝尔奖人士。中国为什么几百年来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等于“0”,就是缘于长期的课程压力,繁重的学习任务,学生们只知埋进书堆麻木地写算,等着课堂上老师“填鸭式”地喂食。如此而来,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“人才”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一个健壮的老虎,长期困锁在铁笼里,终会退化它的野性与生命力,纵不是猫,也便成了猫。
从客观上来讲,文理分科的取消,将对“偏文”或是“偏理”的学子的发展,产生极大的影响。因为文理的融合,自顾不暇地学文又理,他们在某一方面所体现的天赋没能得到优良的训练与实践,这样,则致使了各界的精英逐渐减少。人不是神,他不可能精通每一方面,既然无力把方方面面全做到完美,那么,为什么不注重一两个方面的培训呢?难道国家真的只需要“全才”而不是在某一领域做得好的“英才”吗?在社会中,不同的人各占领着不同的领域,他们的工作是把自己的任务出落得精彩,对于别的知识,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。都说时间珍贵,教育大力提倡珍惜时间,珍惜时间就是让莘莘学子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记,去背那根本于自己无多大用处的学科吗?
于是,压抑了人才,却浪费了更多的时日,意义何在?利益何在?我国的文化是国粹的传统,文学家,数学家,政治家,教育家们在世界扬名,中国如今的辉煌是他们曾经给打下的坚实基础。如果他们出生当今,纵使天大的才华,亦会被压力的镣铐与教育的枷锁禁锢。中国,也不可能是一条巨龙,屹立在世界东方了。 ,你也可以投稿
更可悲的是,教师的教书育人。教